从台湾最火的大学生匿名社群Dcard看交际
2022-01-21 11:08:10
最近公司来了两个台湾实习生,天然就和两个妹子聊起了她们往常喜爱用哪些互联网产品,除了Line、instagram、FB这些常见的运用外,特别说到的还有湾湾年青人特别喜爱上的“Dcard”。
所以这几天我就翻墙体会了Dcard,现在从产品的视点剖析下这款台湾年青人中火爆的匿名论坛。
1.Dcard是什么?Dcard是台湾大学生的匿名论坛,用户需求大学生相关证件材料才干注册。经过设置大学生的门槛来挑选用户,将用户群固定在“大学生”这一集体中。
官方对Dcard的介绍如下:Dcard是一个匿名社群,由于匿名,你可以无拘束地在这里谈论不敢和朋友说的心境与隐秘,也可以谈论日子中产生的大小事,谈论情感论题、美妆穿搭或是共享美食等各种时下议题。
在Dcard每天午夜一到,就会呈现一位你从没遇过的人,如果在24小时之内,你们对相互宣布老友约请时,就会成为朋友,未能成为朋友的话,午夜一过他就会永久消失,再也不会呈现。
可以看出,发帖谈论 + 抽卡 是Dcard主打的两个中心功用。
发帖谈论相似百度贴吧,用户发帖(Po主),后边用户可以回帖。仅有不同的是tag他人(@)时,在Dcard上面是“B4”(代表@4楼),可以经过“B7 B9 B11”这种方法tag多个用户。可匿名、显现校园(/校系)或另起昵称。
抽卡就相似漂流瓶,不过每天只能抽一张,卡上写的是对方的校园、喜好、个人介绍等详细材料,可能是发起实在交际,一切材料都会经过审阅。当两边都宣布老友约请后,才干成为老友,进行沟通。
Dcard上有许多大学生集合,可以从上面了解湾湾年青人的关注点和观念。许多帖子有趋于知乎类的理性剖析,可是大多数的归于贴吧类的灌水(废文),内容也大多是男女爱情、化装健身等内容,时势版块中许多都有大陆生的理性争辩((⊙﹏⊙)b)。尽管Dcard上的内容我觉得特别无趣,可是感爱好的读者也可以去逛逛,开放给大陆的一些校园注册喔!
从产品的视点看,Dcard算是一款平凡的产品,现在还算活泼的原因首要约束了用户群,在大学生群中经过口碑传达逐渐添加用户集体。别的上面的内容也符合了现有年青人的爱好。
2.Dcard的产品架构上图是Dcard的主页截图,内容很简单,首要由主页帖子、抽卡、告诉、信箱、个人中心等五部分组成。
仔细剖析了Dcard产品,Dcard的产品结构如上图所示,相似新闻资讯网站的结构,仅有不同点是添加了抽卡(随机结交)。
Dcard的产品架构很简单,最难的是对用户内容的引导和管控。咱们看到网站供给了近40个左右的论题来进行谈论以及有专门的校园版,供用户在相应的论题下进行谈论。并且对版内帖子分为抢手和最新。这种方法也约束了论题的可扩展性和自定义性,有很大的改善空间,例如添加内容标签。
3.Dcard的内容与用户周期在逛了几天之后,总结上面的内容趋向年青化、文娱化、两性化。这些内容注定很受年青集体的欢迎,别的大学生门槛又决议了用户之间几乎没有代沟,相互谈论时也不会呈现太大的价值观距离。这些都是很有利的用户质量根底。
匿名也是Dcard很有特征的亮点,可以挑选“淡江大学”这类的title来做交际,也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信赖度,一起还能维护营私。
可是从另一方面讲,产品定位又决议了它开展空间有限。在大学生结业之后,最多三年,上面的内容就会失掉对这批用户的吸引力,形成老用户丢失。用户周期也就最多7年。用户一批又一批更新,并且用户基数便是台湾50w左右大学生中,就算20%的大学生运用,也就只要10w用户的APP。
4.一些考虑台湾和大陆年青人在许多喜好上不同并不大,文娱至上。很难说Dcard对咱们做交际产品有多大的参考性,也便是贴吧的很小一部分,可是内容与功用的纯洁确实是国内缺少的。咱们现在都寻求做大而全的产品。
用Dcard的时分,我想到了2013年想做的一个产品,可是想着在大学生集体中做一个同城换物 + 二手线下买卖 + 论坛,把用户约束在大学生集体中,原因是由于其时在58同城上买卖上圈套。那怎样下降上圈套几率呢?便是用户实名,圈定在大学生集体中。论坛首要是处理大学生的学习日子问题,易可供给结交空间。 现在有闲鱼现已可以满意这个需求了,里边的鱼塘问答也和我最初的论坛异曲同工之妙。
絮絮不休说了这么多我的考虑,期望可以给朋友们做交际产品供给一些协助。
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 caihong@youzan.com 删除。